于强:深圳设计离不开感性的一面(4)
四、深圳设计离世界“设计之都”还有多远?
【新浪家居】深圳现在有一个“设计之都”的称号,您觉得它是否符合这个称号?
【于强】我觉得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有这个称号是好的,深圳如果在国际上比的话作为“设计之都”我的感觉还差得非常之远。比如说高度,就是说你设计作品这样的一个高度,然后是专业性,引领性,创造力,我觉得像伦敦这样的城市、欧洲其他的一些地方,甚至是北欧的一些地方,我觉得差距还是挺大的,因为别人真的有那种非常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是作品非常地好。
大家公认的,就是有这个艺术高度,我觉得设计做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是有艺术价值的,我们现在我觉得基本上比较少看到这样的作品,好像我没有看到这样的,但是这也是比较正常的,这跟大的经济环境是有关系的,我始终是说中国的社会现在是一个需求设计的一个阶段,可能有就是好的,现在不是特别挑选,因为需求太大了。我希望达到一定饱和程度的时候如果大家不仅是吃,而且要吃得好的时候还是要求设计有更大的进步,设计进步并不是设计师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环境的问题,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应该做到的,但是大的环境还是决定了一个总体的结果,我为什么说深圳有一个“设计之都”的称号比较好,哪怕是我们先得到了这个称号,哪怕是现在过分一点说是名不符实的也没有关系,让深圳的设计师觉得我们是“设计之都”,应该往“设计之都”的设计师那样一个水平去发展,一些做法、一些成果、一些修为去努力,这个本身就是好的,所以这件事情是好的。
【新浪家居】您心目中一个理想的、比较好的设计氛围是怎样的?
【于强】设计的氛围我觉得就是大家都能够出于一种喜欢、兴趣、认同来做设计,能够从自身出发,而不是单纯为了商业利益,或者是为了一些被迫的理由。另一方面就是在专业度上设计师的素质是够高的,素质、能力、技巧、成熟度,整个的这方面也是够高度的,然后在精神方面也是有所追求的,也是有情趣的,甚至是有这种艺术价值的一些设计作品,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理想的“设计之都”的状态,但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要走挺长的路。
【新浪家居】最后请您对10号的文化节讲一句寄语。
【于强】我希望让文化节变成一个让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参与的一个真正的设计文化节。什么叫大多数人都参与呢,首先设计师愿意参与,专业的。设计师愿意参与什么样的活动?设计师愿意交流,就是要跟有价值的人他们愿意交流的人交流,我觉得要有这样的活动,并且这个活动当中要有这样的人,比如说我们特别喜欢和那种大师交流,我们是不是可以请来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整天都在一块见面的朋友,那在一块有什么好讲的呢?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是市民愿意参与的,这就通过不同的一种交流的形式,怎么样能够让市民趋之若鹜的,在这个节日当中他能够非常高兴的、非常自愿地去参加这个活动,觉得是很有必要的我非去不可的,变成每年这一个时间段变成一场盛宴。如果这两个方面能够做得到那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我因为忙的原因或者是怎样,可能我参与得比较少,但是这里边可能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还不够吸引力,如果说能够提一些建议的话,我觉得是如何至少在这两个方面能够增加吸引力,而不单纯只是一个主办方和媒体、和嘉宾为主的这样一个形式化的活动,很多活动确确实实就是主办方的人加上媒体的人,加上嘉宾,比台下的人多,我参加过好些活动都是如此,以至于我想讲一些话的时候我觉得都是大打折扣,在愿望方面都大打折扣。如果我们的文化节能够做成像我刚刚描述的那个样子的话,我愿意参与,我想深圳的市民也愿意参与,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像过节一样的感觉了,要不然完全成了一个宣传的口号了。
【新浪家居】好的,谢谢您接受新浪家居的采访!
【于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