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栋老宅改造成心中桃源
摘要:改造,不仅是老屋的重生,让更多人发现老房子的价值,将其传承下去,而且构筑了一种当下中国新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快速野蛮的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老房子荒废湮没,更多的是被推到,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
碧山计划发起人左靖痛心于黟县关麓村那些精美老宅的荒废和人为破坏,买下一栋民国时期的老宅进行整修,提供一个老宅改造的范本给当地村民。而诗人寒玉和郑小光在黟县碧山村利用老宅改造的猪栏酒吧,被国内外高端媒体广为报道,堪称乡村个性精品客栈的典范。近年旧建筑改造成文化精品酒店的案例也并不少见,并成为精品酒店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这些改造不仅是老屋的重生,让更多人发现老房子的价值,将其传承下去,而且构筑了一种当下中国新的生活方式。
关麓小筑
安徽关麓村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政府不允许拆除,但又拿不出足够的钱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村民也没钱维修,而且,他们更向往城里那样的小洋房。所以很多村民希望自己的老房子早点倒掉,甚至不惜故意破坏,好在宅基地上盖一座和城里一样的新房子。
安徽黟县关麓村
为了给村民做一个示范,2011年碧山计划发起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左靖,在关麓买下了一栋民国时期的民宅,取名“关麓小筑”。左靖用了一年多时间来整修,采用老料古法,在对老屋修葺的同时,也让一些古法维修的砖木工艺可以很好地传承,让老手艺有市场。
在二楼,把原先比较封闭的房间全部打通,为了增加采光,原先屋顶上密密麻麻的小瓦片,有的也换成了透明玻璃。增加了上网、厨房、洗手间等功能,并在保暖、排水等方面进行改造,既保存了原有的徽派建筑的风韵,又满足现代化的居住需求。
改造后的关麓小筑成为当地老宅改造的范本,村民重新认识了老房子的价值,有些村民开始自己掏钱维修老屋。现在当地老房子的房价已经涨了不少。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