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失的传统建筑设计,他们决定做点什么
摘要: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玉庭楼是幸运的,通过改造,旧宅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更广的地域里,有很多的传统民居建筑已被遗弃或已不复存在。“印象老家中国行”组委会希望借设计师与文化人之手,记录和保留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1923年,在南洋经商多年的他
衣锦还乡建了一座洋范儿大宅
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玉庭楼”
它楼高两层,前有良田美池数亩,后有化胎桑竹围
是方圆几公里内最大的宅子
百年沧桑后,玉庭楼人去楼空。
和很多其他盛极一时的客家古宅一样衰败
所幸,90余年后,钟玉庭的第四代重孙
宁愿卖了自己的房子来修复这栋古宅
于是,一座衰败的百年大宅变成古民居艺术办公区和文化遗产会客厅
“玉庭楼”得以恢复往日的光芒……
玉庭楼改造前
玉庭楼改造后
玉庭楼改造后内景
玉庭楼改造后内景
9月17日,由印象老家组委会和新浪家居联合主办的“印象老家中国行——客家站”来到这栋有故事的古宅, 9位资深设计师开始了一场关于“老建筑的前世今生”的对话。这只是“印象老家中国行——客家站”的其中一个考察地点。
设计师进行“老建筑的前世今生”的对话
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玉庭楼是幸运的,通过改造,旧宅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更广的地域里,有很多的传统民居建筑已被遗弃或已不复存在。“印象老家中国行”组委会希望借设计师与文化人之手,记录和保留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9月16日-17日,深圳大钟室内设计总监钟裕勋,深圳尺子设计设计总监张阳,深圳名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浪,深圳漾设计Young Design 创始人/设计总监肖军,深圳市幸福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杨尔雅,中航装饰集团设计总监郭志强,深圳译琢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沈华杰,肖峰建筑室内策略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肖峰,深圳市湘桂装饰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李湘桂等9位资深设计师与“印象老家中国行”栏目组一起走进客家文化代表地区赣州和梅州,开启一场人文发现之旅,这是中国行的第二站。
在两天一夜的行程中,我们先后与当地学者一起,进行探讨与交流。9月16日,设计师们一行来到赣州的古城墙、古浮桥以及客家文化城进行游览参观。在17日梅州行程中,我们参观了梅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其中包括当地名人黄遵宪的故居和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济济楼。
古浮桥
城墙
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故事
设计师们在参观客家传统民居建筑
作为客家文化保护遗产之一,我们在现场看到的围龙屋多数已经过翻新与复原,能保存原貌的已不多见。留下来的围屋夹缝在现代房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原有的围龙屋代表济济楼也已变成商业场所用来售卖娘酒及茶叶,这让同行的设计师们纷纷感到可惜。
翻新过后的传统民居
除了受保护的文化遗产,当地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也越来越少。作为保留祖屋的少量梅州本地人,深圳大钟室内设计总监钟裕勋借自家的老宅讲述了家族的故事。老宅保留了客家传统民居基本要素,外表虽有所破旧,但依然有老人守候在此,不愿离去。在此居住过的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客家传统民居特别是围龙屋在经历抗日时期、文化大革命等劫难后,早已变得古迹斑斑。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交通和经济进步等原因,愿意居住在围龙屋传统民居的客家人越来越少,新建的房屋样式也不再是这种形式。”
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
听当地老人讲解老民宿现状
中国建筑延续千年,古迹斑驳,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建筑越来越“现代”,却逐渐遗失了中国独有的建筑文化,如围龙屋一般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物正缓慢消失。正如作家冯骥所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见了。”
关于印象中的老家
随着年月的推移,消失的不止是老建筑、传统工艺,也包括了我们对老家的记忆。
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到印象中的老家的问题时,一位设计师是这样回答笔者:“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他解释道:“故乡是情感的依托点,对我、或者说对现在大部分的城里人来说,实际上对家乡的感觉已经逐渐消失。根是一种记忆,与人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少小离家老大回,很多人想要寻回故乡,但是老家的房屋早已不在,只能通过城市的元素找寻。这个时代不断在加速,当你回忆时它已经做了改变。”
诚然,在我们奔波在外的日子里,记忆中的老家正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老房屋,传统手工艺,特色小吃都面临着消失的窘境。
客家大院里面已变为小吃街
赣州客家文化城
为了找寻、保留印象中的老家,新浪家居与印象老家组委会联合发起了“印象·老家中国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一线设计师共同探索中国各地人文。活动旨在通过设计师的视角,深入挖掘各地的人文记忆,弘扬中国文化。
以印象老家主策划王启迪的话来说:“作为设计圈首场真人秀栏目,相比于常见的设计活动,印象老家中国行项目显得有些艰辛,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才能达到可见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多次到意大利和米兰等地留学从而熟悉西方文化,却缺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对自己印象中的老家越来越模糊。《印象•老家》中国行栏目旨在依托设计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一份力。”
作为这些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我们应该趁着这些古建筑还在的时候,去看看,去体验,去保护它们。这笔祖先留下的宝物,不该这样无声无息地绝尘而去,成为历史的遗憾。(文/新浪家居陈文敏)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