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敢于批评善于批评的学术著作
摘要: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是一部学术批评著作,其内容有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批评,有对专家教授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有对文艺史厘定划分的批评,有对文艺学学术事件展开的批评,还讨论了学术规范、高校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等等问题。作者批评的态度是认真...
——读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感言
郭德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是一部学术批评著作,其内容有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批评,有对专家教授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有对文艺史厘定划分的批评,有对文艺学学术事件展开的批评,还讨论了学术规范、高校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等等问题。作者批评的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注重学理、逻辑,努力以理服人。著作中的问题意识、思考方法以及让人看得出的知识储备,会对我们开展学术批评有诸多启发。
关键词:《文艺学批评实践》;学术批评;实践样本;学界生态;敢于批评;善于批评
最近,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有评论指出“这是国内首部以文艺学及其学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学术专著”。我读了,感觉这本书针对许多文艺学前沿性话题展开思考,针对具体批评家、理论家展开批评,展现出了当今文艺学研究领域的风景,而这本书自身,也由此而成为此领域的一道难得一见的风景。
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
“地处湓江地低湿,黄茅苦竹绕宅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我之所以脑海中浮现出白居易这句描写他被贬谪之地苦寒之境的诗,是联想到《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的作者郑惠生老师所处学术研究环境的偏远、“低湿”,艰难不被人知。郑惠生老师的住处我没有去过,当然其居住实境断不会像白居易所写那样不堪,但我能想象到,郑惠生老师所处的学术环境,用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差可比拟,或有类同”的。在偏远之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这样的“学术洼地”,要研究“高贵的”文艺理论,开展“尖端的”学术思考和批评实践,他要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压力?这包括外部的资料匮乏,少有同仁交流,不被乡人亲朋理解,也包括作者自身内在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冲突,知识学问与现实境遇的冲突,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在汕头教育学院,后来这学院又改名叫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而他,郑惠生老师居然一个人踽踽独行,穿过荒原,艰难跋涉,给我们捧出他的心血之作,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文艺学批评实践》!
不要以为“实践”是容易的,不要以为实践就仅在“操作”层面。知行问题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绕不开的哲学话题。什么是知?是知指导行?还是由行得知?二者是什么关系?真知是来自书本还是来自实践?不说更久远,从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到陶行知,我们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朗。可是要真正做到,又何其难!郑惠生老师的《文艺学批评实践》,诚如书名所言,是针对文艺科学所进行的批评实践,它是求真求实的实践,是有理论、有思想、有见地的实践。这是他攀登理论高地,摘取“象牙塔”顶尖宝石的实践,也是他人生历练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这是一部高质量的书。我读后留下深刻感触的有三点:
一、批评的态度是认真的、严谨的,其思考足以给我们诸多启发,可以促进我们的研究,促进文艺科学的建设。书中展开批评的对象,多是当今文艺学界的著名人物,有些甚至是理论界的宿将泰斗,讨论的问题也是当今理论界迷雾重重、似是而非、既热门又棘手的问题。作者不回避矛盾,知难而上,用知识、逻辑、学理和实践检验来条分缕析,使繁杂的问题头绪分明,让我们知晓思考的方向和方法,进而水到渠成地得到结论。作者批评的言辞是犀利的,在学问的层面求真求实而不讲情面。作者的批评又是讲道理的,以理服人,而不是打棍子扣帽子。作者摆事实,用材料说话,用理论思维的逻辑说话,用社会实践的例子正反论证,整个批评的过程可以让读者有所思索,有所启发,有所明辨,有所提高。它不仅能锻炼读者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醒专家学者更注意学术思维和表达的严谨性。没有学术批评,则难以有学术进步,这本书为文艺学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富含价值的生动的实践样本。
批评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比如对文学经典已经过时的说法,认为现在已经是短信时代,于是便以为我们可以不再需要经典了,并且过度夸大短信文学的功能,认为通俗和高雅价值无差别、无高低——郑惠生老师对这些现实理论问题展开分析和批评,其意见是中肯的,并且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再如对文学研究的“越界”现象,文学在经济大潮中的“经济品格”,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郑老师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足资我们参考和进一步展开思考。
专著的批评有广度。不仅有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批评,有对专家教授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有对文艺史厘定划分的批评,有对文艺学学术事件展开的批评,比如讨论其学术规范问题,有对高校文艺学教学和研究展开的批评。甚至,还有对文艺学课题立项、标准、项目申报、成果结项展开的批评,对核心期刊和学界生态的批评,还有“不自量力地”诚恳向教育部提出的批评性建议。专著的批评有深度。批评不是隔山空凿,对空放炮,而是重视文献材料,言之有据,持之有故,有思维的缜密,学理的一贯,独到的洞见,和强大逻辑支撑的必然结论,以及对于这结论的社会实践利弊得失的现实支持。
二、批评的知识储备是丰富的。它让我们看到,要有良好的批评素质和能力,要想做到以理服人,必须首先要丰富自己,用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地开展批评。读这本书,你能感觉到作者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功课,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那一条条资料皆有来历,所引理论及例证无一字不实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体现了一个学者严谨的学风和真正科研求真求实的精神。阅读过程中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一个坚韧不拔的中年学者,在四面严寒的书房中,一边用口中的热气哈着将要冻僵的手,一边上上下下攀爬翻阅书架上那一排排薄厚不一的书籍,像刑侦专家查找物证一样查找那一条条文献资料。
本书的最后附了一份书单,这份书单列出了这本批评专著主要参考的书目。通过书目你能看到作者的阅读视野,明晰的分类思维,和学术研究的一丝不苟。我想说的还有,这份书单是青年学子想要进入文艺学殿堂的阅读路径指南,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拾遗补缺的文献索引提示。
三、以教学促进科研深入,以科研提升教学品质。郑惠生老师在偏远的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既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有必须完成的一定量的科研任务。这一方面对他的研究来说在时间和精力分配方面有很大的难度,但从另一角度说,又有一定的优势和便利。他可以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意识展开科研,他可以在偏远的一隅脱离人事关系和人情的牵掣,独立而自由地展开批评和研究。他又将思考和研究的成果带回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书中作者也谈了教学和科研相互关系的体会,而他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刻苦钻研而受惠。可以说有这样的老师讲授文艺学课程,对他的学生来说,是有福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本书就十全十美,我认为有些问题还可以继续商榷探讨。我觉得作者的有些批评过于严苛,有些批评我也并不是完全赞成。举一个例子,比如讲到“意识形态”对文学的粗暴干预和打压,我们都知道这个“能指”表达的“所指”是什么,这个时候就难以指责原作者对“意识形态”的使用不当,难以指责他没有对“意识形态”做出科学的学术厘定。这就好像当我们说“鲍鱼”,“樱桃”如何如何,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什么,没有必要在此时提出鲍鱼是鱼吗?它属于鱼类还是贝类?樱桃哪里像桃子?为什么叫桃?——尽管如此,作者提出了问题,引发我们对问题的思考,这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在我结束这篇阅读感言时,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着这样一幅画面:无边的荒原上,远方有一束光,一个学者从青年到中年,一直踉跄而执着地朝那束光走去……
作者简介:郭德茂(1955- ),甘肃庄浪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载《汕头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