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用敬畏之心改变,用谦虚之心表达,用尊重之心创作

icon 2019-01-14 10:51:35
icon 0

摘要:“多少”的创立,对侯正光或其设计生涯来说,或多或少算是一种回归。就像是他后来向人袒露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没有设计师这一种职业,我会选择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地踏实地耕耘一块土地,侯正光的念想,一直是质朴之极。

 少则得,多则惑

  原创现代中式家具品牌的创始人侯正光,本来是学工科,就是汽车设计专业,但自觉“智商不太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转向了更感兴趣的家具设计与工艺设计专业。

  2003年,他从英国白金汗郡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回国,就成立了木码设计机构,业务从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到平面设计,一直在设计行业里打拼,直到2009年创立了原创家具品牌多少「MoreLess」。

 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多少MoreLess」的品牌理念, 「多少MoreLess」品牌有一种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子。尽管断代,但几千年多元宗教和文化的融汇沉淀依旧影响着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我们的潜意识所不能抗拒的。

  以自然的材质、简单的设计和认真的制作,放大细节的美感和平凡的光辉。引导人们剥离喧嚣,获得平静。「多少MoreLess」试图通过“少”的形式传达“多”的思考。

 设计是为了需要,而不只是为了欲望

  “多少”的创立,对侯正光或其设计生涯来说,或多或少算是一种回归。就像是他后来向人袒露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没有设计师这一种职业,我会选择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地踏实地耕耘一块土地,侯正光的念想,一直是质朴之极。

  他曾说,“设计是为了需要,而不只是为了欲望。我们需要的是有约束的欲望,与之对应的就是有节制的设计,用敬畏之心改变,用谦虚之心表达,用尊重之心创作。”

  请侯老师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为什么会从吉林大学的工科,转去攻读英国白金汉郡大学学习家居设计与工艺硕士?

  我2003年从英国白金汗郡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回国,就成立了木码设计机构,业务从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到平面设计,2009年创立了原创家具品牌多少MoreLess。我本来是学工科,就是汽车设计,但的确智商还是不太够,所以赶紧转到家具。我觉得家具可能相对门槛低一点,容易让我们入行,说不定还能有点建树。

  回国五年后,您是因为怎样的机缘巧合,决定开创「多少MoreLess」这个原创实木家具品牌的?为什么选择做原创实木家具品牌?

  我在英国学习之后回来时是2003年,那时几乎没什么人做家具设计,这就像“不穿鞋的岛屿”一样,你到底是要卖鞋给他还是不卖鞋给他,那我们想着,既然都这么大年纪了,再改职业也来不及了,做吧,所以就是这么闷着头闭着眼睛,就开始做家具设计,直到现在。那时无知无畏地开了设计公司,张牙舞爪的开始设计服务。现在想想,那时被客户用“无情”折磨的同时,我们也在用“无知”折磨客户。于是攒了无数被枪毙的设计稿。我们把这些设计尸体整理了一些打样出来就想证明客户是错的。于是,09年就无知无畏地开始卖自己的家具。一开始取名为“漫生快活MoreLess”,后来发现这个名字经常被记错、叫错、写错,索性就给它改名为“多少”。

  我们选用的是北美的黑胡桃木,实木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种情结在里面,它的加工性能优良、纹理质地温润而坚韧,也契合我们的设计审美和理念。最重要的是:这种木材的来源是合法的,它们是在可再生林里种植的,是可持续的,所以经得起推敲。在应用上,一我们要考虑怎样最大化的使用这些材料,在设计时尽量达到材料的最高利用率,不要浪费。二让希望这些用真材实木做成的产品有更长的使用时间。因为,没有不环保的材料,只有不环保的制造和使用的方式。

 当时创业的初心,对这个品牌抱着怎样的期许?

  如果一定要说得具体点,那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被更多人使用。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品牌,可能它是在实现我们这个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先从小部分人开始,让自己的设计慢慢成熟,也能够看到我们的市场有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之后可能在会把在这个阶段学到的和沉淀下来的一些经验附加到我们更高的目标上去。所以,其实这是一个从“为小众而设计”到“为大众而设计”的一个演变过程。做了这么多年,我才发觉,原来为大多数人做设计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新的项目,也就是在做这方面的挑战,希望我们能做出让大多数消费者能够选择的产品。

  包括这个品牌名称是如何想到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说法——Less is more。但使用“多少”这个词却是一种设问。什么时候该多什么时候该少?希望藉由我们的设计传达一个答案,或许这个答案不是唯一正确的,或许它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至少它能给予受众思考的可能。“多”与“少”可以说是价值观,也可以说是行为准则,“少则得,多则惑”嘛。我们现在面临的选择和需要满足的要求过多了,为什么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应该就是使用者造成的吧。这边砍热带雨林,那边割象牙鱼翅,都是我们的需求,我们过度的需求。

  从2009年创办这个品牌,您的第一套(或者系列)作品是什么?市场反响如何?

  第一个店在上海虹桥的吉盛伟邦,做了几个月,有个行内资深代理商问我生意如何?我说:“不行”。他很认真的说:“没事老侯,你们是原创,要坚持!”我很受鼓舞,于是又亏了两年。现在又想想,我当时内心就是期待同情,而不是批评。依然是五年前,第一次参加广州展:无知无畏的要做出口,展出了二十多款椅子。朱小杰老师看完说了四个字:“还要五年”。我当时嘴上称是,内心不以为然。五年一晃过去了,我们又参加了广州展,冥冥中好似天意,猛然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自己那点心气算个屁。今天,我知道设计师品牌只是一个细分市场的代号,不是借口。我不需要同情,只需要理解和鞭策。

  在从设计到市场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平衡形式、功能、品质、价格和可持续性这些条件的?

  我们做设计所坚持的不仅仅要掌握平衡的设计语言,同时把握恰当的市场定位,控制合理的产品成本,拓展健康的销售渠道,保证优秀的产品及服务品质。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成为设计品牌的领先者,通过品牌的影响力,让好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为此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设计是有诸多约束条件的创作。对于设计师而言,形式和功能以及品质成本是没有主次之分的。形式需要准确,功能要完善,成本要合理,品质要精益。只有这些约束条件都相对保证的同时,这个产品才能被目标市场认可。因为,设计不是为了欲望,是为了需要。

  你们的产品材质主要采用北美黑胡桃木,以及其它一些天然材质,选择天然材质的初衷在哪里?优势在哪里?

  设计要出师有名,首先木材的来源就要合法,它必须来自可再生林。我们选择的北美洲黑胡桃就是如此。其次要善待每块木料,最大化的发挥它的价值;另外,北美黑胡桃的加工性能优良、纹理质地温润而坚韧,也契合我们的设计审美和理念。

 目前,「多少MoreLess」的设计团队有多少人的规模?

  我们的设计团队目前有十几个设计师。

 每年推出新品的频率和数量大概如何?

  研发一个新品的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尽量少出点新品。但每一件产品又都是新的,因为我们最主要的研发工作都在于对老产品的优化,占整个研发工作的90%以上,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我们现在大概有150多件产品,每个产品或多或少都有值得提升的空间,从工艺、成本,甚至是销售方面,都可以。家具是耐用消费品,这意味着它的研发严肃程度很高。新品并不是上市了就代表研发结束,它会不断迭代,发生微小的细节调整,最终都是为了让产品更加成熟。这种成熟包括更好看、更好用,甚至是成本更低了,这些其实就是“新”,老产品的更新比新产品的出现可能更有意义。

  你们有一些致敬经典中式家具的作品,能否挑出其中几件您个人比较满意、喜欢的,来介绍一下其设计的精妙之处?

  我被问过很多次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件,我确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主要是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发觉昨天或者去年或者更久以前的自己是有各种缺点和幼稚的。所以真的没有什么最满意的作品,只能说,我正在想做的一些东西,也许能够弥补过去的一些缺点和一些欠思考的地方。

  如果说比较满意的,有一件老的产品,做了有六七年了,是一个叫“见南山”的柜子,它的表面雕刻了《富春山居》残卷的一点点山,是一种像素化的做法,都是点阵,近看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堆点,离个四五米你基本上看到这个山形,我觉得就是一方面表达了中国人对山水的亲近,都希望跟山水有一定的关系,就像中国人喜欢盆景一样,是微缩的山水,寄情山水,另一方面,我还是想探讨其实你跟传统跟过去的距离已经很远了,你越想靠近他你越看不清楚,可能稍微离远点,也许能够看一个大概轮廓。

  您认为你们的产品在设计和工艺上,有哪些特质?

  普通的设计就是那些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个设计本身的意义,而不是在第一眼的时候就产生强烈的刺激,我很欣赏那种平凡到容易让人忽视的东西,例如红砖、回形针,钥匙等等,它们无处不在却被视而不见,我把它们称之为“平凡的非凡”,这些脱离了形式之后的物品接近了最本质的设计。说回家具,它首先是用具,很日常的用具,因此我认为它没必要象个雕塑或者装置那样醒目,使用时合理的出现,不用时安静的等待,它不可或缺也不必貌相。

  关于工艺,品质很简单就是“认真”二字,品质很复杂也是“认真”二字是,认真是无止境的,耐心会让瑕疵越来越少。椅子上不经意的一抹曲面实在渗透着功力和认真,这便是细节的本质,它来自粗粝的双手,却如此细腻,平凡的光芒若隐若现。感谢我们工厂每位用心的师傅,因为你们让产品更加动人。「多少MoreLess」希望以自然的材料,简单的设计以及认真地制作,放大细节的美感和平凡的光辉。

 您个人对这个品牌的未来有一些怎样的计划和期待?

  我们希望能够用这样一个新的家具系列伴随着年轻的消费群体一起成长,也许从他们生平第一件购买的家具开始,就伴随着他直到他成家,然后有更多的家庭成员,有更大的生活空间等等,他都能觉得我们的家具伴随着他一起成长。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具能够更加耐用,也能让年轻人感到更加温暖。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