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2010第五届深圳室内设计文化节开幕(14)

icon 2010-12-10 15:35:43
icon 0

  【主持人:潘召南】非常感谢史迪威先生用很特殊的视角和方式给我们作了一个设计思考的整理,首先从生物学的方法上解读了设计师的遗传密码,以一个生命体的基因文化的DNA的角度,并引用了路易斯康提出的空间本质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不同时代的背景下的智慧创造,对于空间建筑带来的变化。以生命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统一性的特征来启发和象征今天的设计,实际上说明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设计就在我们的生命之中,设计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感谢史迪威先生用精彩而娓娓道来的讲演,再次掌声感谢!

  下面进行最后一位演讲者的讲演,请瑞士知名的建筑师代为先生给我们作精彩的演讲,掌声有请!

  【Davide Macullo】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上午好!我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样的一个聚会设计的盛宴,我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到这里。我刚刚听到了演讲嘉宾的演讲,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刚刚清华大学设计学院的院长郑曙D先生这样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在这里面他跟我们分享了这种关于设计的哲学,以至于对于我们每一位设计师的这种指导作用。

  在这里我即将给大家作的演讲题目是关于《从语境当中抽取》(抽离语境),主要的意图是看待我们所存在的文化和自然中进行转换。接下来我将通过我实际的作品跟大家分享关于这样的一个主题,我想说的是我把自己所做的和我所从事的研究成为一种情感化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空间本来应该像人的衣服一样,能够非常舒适体贴地穿着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并且跟我们每个人进行这样的一种呼应和互动,不光是每一个人,通过这样的一种交流和接触,创造一种亲密感。

  首先我想简要地跟大家说一下我自己,我所在的这样一个文化的背景,我所生活的这样一个地理的位置,因为我认为我们每个人在做设计的时候其实都不约而同或者是潜移默化地受到我们所身处的环境的影响。

  我在这里面展示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在希腊的克里特岛的一个游艇俱乐部(PPT),这里面所显示的环境是这个地块的情况,这个游艇俱乐部在希腊的海滩,非常著名的一个旅游胜地,在250多米长的海岸线上面创造这样一个项目。这里面给大家看的是我怎么样来开始创作的,首先我先画了一个海岸线,然后下面把这个地块所在的线和山脉勾勒出来,然后创造这个建筑物的一个基础,像是一个延续的海岸线的曲折的建面,紧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屋顶的形状,回应了这个山脉的曲线。通过这样的一个关系,把人放在了这样的一个山和建筑当中,这是建成的一个建筑体,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他是延续了山脉和海岸的特质。这个显示的是室内的部分,室内部分可以让人回应到跟游艇有关的一些环境。内部也用了很多高科技的一些元素,并且特别用材质去强调了整个室内环境的高的品质。在这个设计的案例当中,让我本人最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说如何去创造这样的一个很好的环境,不光是一个建筑或者是室内,而是一个跟人相关的环境。为了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在设计里面最主要的一个着眼点就在于创造一个交换介质,创造一种室内和室外、建筑跟境外这样的一个介质,能够连接和人的环境。

  回到我刚刚说的我想跟大家介绍的我所处的文化的背景,就是我所生长的环境(PPT)。因为我是从瑞士来的,这个T恤上面标志出来的地方就是我所出生的地方叫里嘎诺,里面有三个很重要的词汇,第一个是理性的,第二个是功能主义的,第三个是质量的可持续性。瑞士本身这个国家也是在全世界最早的去倡导和去研究如何去实现可持续性,如何去实现节约能源这样的一个国家。所以基于这样的一个目标,这个国家不光是仅仅停留在一个理论方面而且是诉诸了很多在实践方面的努力。瑞士在整个的21世纪全世界的建筑当中引领着一席之地,特别是我所在的区域TICINO又是在整个瑞士区域很重要的代表,又是作为全世界21世纪经济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代表,我认为接下来全世界发展的使命和未来都会在中国。

  现在刚刚看到的这个区域(PPT)就是我所来自的区域,是属于瑞士,但是在200年前的时候是属于意大利的管辖,历史上有段时间是被意大利所控制,也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地方。这是他在一个边界地区的主要的地形的特征。

  现在我给大家看到的这个案子是我在将近十几年前的时候所作的这样一个小型的住宅性的项目(PPT),而这个项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关于类型化的转换,就是由一个传统的农庄式的类型化的房屋如何转换到一个具有当代意义特征的建筑。这是这个房屋所转换成后来样子的一个雏形,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农庄式的房屋,但是他给了当代建筑很多的启发,也就是说符合了刚刚说的三个特征。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房屋他的底下地下室的部分是饲养牲畜的,牲畜所蓄积的热度会给上面所住的人类带来温暖。这是后来建造而成的现代化的结构,这个图先面显示了我是如何进行转换的,这个房屋的尺寸面积是10×3.6,这个里面大家看到这是20平米一个小的空间,具有这样一个比较开阔的视角,他的高度所成就的开放性。从这幅图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屋顶的部分,他们对待屋顶的部分是像对待一个雕塑体一样的构思,他给了大家一种对于当代建筑能够回归过去的这样一个回应和连接,同时屋顶和下面的混凝土的部分是分开的,所以这样的话就给予玻璃窗一个尺度,可以让人透过这个玻璃窗看到户外360度的景致。这个所显示的是在刚刚这个房所处的这个村落里面100多年前人们生活在那儿的一个情况(PPT),这是在刚刚大家所看到的第一个坐落在那样的一个地区的现代主义的建筑。因为这是一个横向扩张的,对于周围的景置可以像景框一样把他纳入到生活空间当中。

  这是由一个美国的建筑师所设计建造的(PPT),有的时候现代主义建筑师有些是抗拒这种语境的,刚刚给大家看到的是早期的第一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作品,刚刚看到的是第二代的这种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作品是过于占据了一种支配性。我现在所代表的建筑师一代应该是属于第三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这一代人的特征在于他们会更加注重人、更加语境、更加注重文本环境,更加注重如何去创造这种体验。

  我坚信建筑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延伸人的感官,需要感官性的这样一个载体,一栋建筑不用刻意地去强调这种思想性或者是智慧性,他应该是自然的自发地去生成一种情感的东西,而由此去焕发你的思想和精神。所以我现在想给大家看一下我的作品是如何去回应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个理念的。

  现在给大家看到的这栋建筑的一个具体的位置坐落在一个山的西面的土坡上(PPT),面向的是一处山谷,我们不想做的那种盒子式的建筑,而是希望能够去以自然这种山脉的流向作为一个基准。所以我们从是呢的这样一个角度开始着眼,希望能够更多地借助与周围的景观环境和室内形成一种对话。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房子的体块的同时,也设计了空的这一面。所以说通过这样的一个空与时的结合,当你走进这个房子里面的时候,你所看到的这种景观是有被选择新地让你更好地和环境进行一种交流。

  我们是很尊重自然的,现在所看到的这处房子也是同样的跟这种环境的特质进行了一个遥相呼应(PPT),从这个房屋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跟自然有一个直接的关联。这座房子看上去就像一个外界环境敞开,同时又对室内的人进行庇护的一个庇护所。这样的连续体块顺应着一个地形的特征,首先他是创造一个内部的私密性,然后和自然有一种有意识的隔绝,但是从内部来看,处在里面的人又可以尽享自然的视野。

  这座房子(PPT)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可以供人进行生活的空间,和周围的树木、森林的关系,首先进行了这样一个对于地形的研究,对于地块上作了一个划分,然后把人的这种活动的区域跟自然进行一个很好的连接。整个建筑他是由一种流线型的像平延伸的一种方式去展开。

  接下来这样的一个房屋(PPT)更是和人互动这样的一个建面,这个房屋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一个设计,他是给一户人家设计的,首先业主要求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是作为家长母亲就希望她能够看到所有其他的区域的其他家庭成员的活动,所以最后的设计就变成了这样。所以在这样的里面创造了这样一个连接体,用一个墙的联系把人的活动区域和一个可以看到的这样一个内容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显示的是一个从一个远距离的观看到近距离的审视这样的一个关系(PPT),在这个关系上面大家可以看到是通过一个整面的玻璃,可以看到一个更远处的户外的景观和透过一个细节的部分近距离地去看。这个部分可以让人看到远方的视野,其实创造的是一个看与被看的关系。尽管是这样的一个全视野的开放性,但是他达到的是冬天能够供热,夏天能够让人感到舒适的凉爽性的室内环境。大家看到这个项目的白色盒子的墙体定义了这样一个村落的特征,然后这在墙体上面作了这样一个雕琢,让他保持了原有材质的生命感,同时他在体量之间这样的一个洞开又让里面的人和外面有一个接触,借助了这种传统的元素。把这些传统的元素用到这些建筑当中,在用传统的方式去诠释,一层层地对这种半开放性的开间,还有全开放空间和私密性空间的转折和连贯性,创造了一个微环境。同时让在里面生活的人能够不断地去感触这样的一个过渡。

  关于什么是建筑呢?从远处来看他是一个形体,从近距离看来说他是很多事物的集合,因为他有跟多的细节,在这个建筑体里面他就是一个世界,是一个关于你自己的世界。从这一系列的不同体量的建筑,我所完成的不同体量的建筑来看,我坚信建筑是一个像衣服一样的空间,因为它包含了你的家庭的成员,包含了你跟外界的联系,所以我用这样的一种理念和态度认为说,尽管是再更大体量的建筑物也是一样的。同时,把这样的一个理念延伸到更大的这种项目当中去,延伸到和我们跟自然界的关系当中。

  这是我刚刚讲到的这个理念延伸到城市的尺度上面,我们刚刚在米兰竞标获胜的一个项目(PPT),这个项目是关于在米兰市一个老的城区混合性的建筑综合体的一个新的转换,本身这个街区拥有一个非常老的历史。我们的理念是将这种欧洲城市所秉承的关于关注人性本身的这种关怀的质量的特质,然后带到一个新的适合于当代人居住的环境当中。从我们一贯的工作方式当中,我们将对待这种空间连贯性的做法,空间从开放性空间过渡到半私密性空间再到完全私密性空间的一层层的过度跟时间的转变,应用到城市规划项目当中。背后支撑的观念还是三个,一个是功能性的和理性主义和可持续,主要的目标是将这种生活的质量能够非常全方位地去贯彻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当中。

  最后一张项目(PPT)是关于下个月要完工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关于室内的,然后是一个医院的室内。这个项目是坐落在米兰北部的一个地方,我开始做这个设计的时候还是我在马里波特设计公司的时候,业主让我们做室内的部分,主要的设计理念是在于给予那些患重症这些病人,那些身处在痛苦当中的人,到达这种空间以后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很有感知,而且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这样一个环境。所以我找了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关于花的图案,这是医院的外观,这是医院的入口处,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整个的一个流线型的室内就是把这种图象关于风、关于大地的景象带到里面,从外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把花的图案运用到了每一层这几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当中。这是每一层的接待台的区域里面的场景,我在里面作了特殊的一处空间,是给儿童看病的,这里面想创造一个可以跟儿童对话的言语,这里面所作的关于灯光的装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就是一个联想性的画面,让孩子们到这里可以有他不同的想象力。我们所得到一个最大的回馈就是小孩子到这里面来的时候,他们忘却了这里是一个医院。谢谢大家!

  【主持人:潘召南】感谢戴维先生,戴维先生强调空间与人的关系,同他一些作品的演示引导我们进入他所关注的环境与人的主题,并分享他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和形成设计的过程。这些作品体现出戴维先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有才华的一个设计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启示。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

  上午的“设计无界”的主题演讲会到此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参会的专家和到会的很多设计师朋友都体现出了极大地热情来对待这次活动,为此我们感谢这些又饥又饿、忍饥挨饿的设计师朋友和我们的专家,感谢你们的热情,感谢你们的对于这次活动的支持,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产品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