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追捧的红点设计奖被质疑为“圈钱”的?
近日,一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批评红点设计奖的视频引发热议。从媒体誉为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设计大奖,到被指责“纯粹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这个源自德国却以中国参评获奖人数为最多的设计奖项,近几年可谓争议不断。
诚如柳冠中所说,红点奖从报名到参赛都要交费,获奖者还需要缴纳后续“获奖者权益费”,用于一系列商业推广。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一次评审到得奖,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2万多元。此前就曾有中国设计师顾磊在得知获奖后,对主办方告知购买“获奖者权益包”表示质疑,最终放弃奖项,红点奖也一度因为“过度商业化”而卷入争议。
公平的竞赛,应该是独立的。红点奖有独立的评审,不接受任何商业赞助,一切运作都是独立的。作为成熟商业运作的产物,缴纳数额不菲的参赛费维持运营,似乎也不难理解。以红点概念奖为例,学生和设计师参赛者众多。相比同为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奖的IF奖,学生可免费报名参赛;红点奖则对早期的报名者,给予折扣或一赠一优惠,红点奖的中文官网,还非常接地气地支持支付宝缴费,可以说很“用心”了。
对于质疑的视频,红点奖官方也从德国埃森给出回应。官方声明中提到,众多来自中国的公司与设计师参与其中,严格的评选流程是红点奖的基础,也是全球的设计师、设计机构和设计公司所认同的。在今年6300件申请里,69件作品能获得“红点最佳设计奖”,占总数的1.1%;1684件被授予“红点奖”,45件被授予“红点荣誉提名奖”。
记者了解到,红点奖有三大类别,产品设计奖、传达设计奖和设计概念奖,每一大类又包含三至四个等级的奖项。三大类别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产品设计奖,产品设计奖要求上市不到两年的产品才具备参选资格,评选标准严苛,获奖难度最大,每年获奖率1%左右。而我们泛称的“红点奖”,其实是获奖类别中的低级别奖项。如官网回应中提到,2018“红点奖”获奖率高达26%,数量实在有点多。尴尬的是,红点奖机构于2015年还在厦门专门设立了“中国好设计”奖,2017的3341件参赛作品中,就有150件作品最终获奖。
对此,红点设计奖主席Peter Zec彼得·扎克曾表示,红点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那些了解红点标签价值,并购买获奖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在中国强大的潜在消费力市场的诱惑下,这些奖项被商家用来作为卖点,在宣传时统统只说自己获得了“红点奖”,反正大多数消费者也搞不清楚红点奖复杂的奖项。奖项成为某些企业的宣传册和集赞簿,也难怪有消费者抱怨,就连买点家居家电日用品,到处都贴有“小红点”,大有泛滥之势。
少一些追捧与炒作,回归到设计的本真,当创新设计深度沉浸成为中国品牌的DNA后,品牌的价值和被认可度,才不会需要某个奖项的加持。在中国设计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